1、忧喜更相接,乐极还自悲。
2、人心险于山川,难于知天。
3、以指喻指之非指,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;以马喻马之非马,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。天地一指也,万物一马也。
4、谋无主则困,事无备则废。
5、唇竭则齿寒,鲁酒薄而邯郸围,圣人生而大盗起。
6、支离无说卫灵公,灵公说之;而视全人,其肩肩。大说齐桓公,桓公说之,而视全人,其肩肩。 ——庄子
7、鹏之徙于南冥者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
8、视乎冥冥,听乎无声。冥冥之中,独见晓焉;无声之中,独闻和焉。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,神之又神而能精焉;
9、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。荃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荃。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
10、以天下为之笼,则雀无所逃。
11、此龟者,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?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?……吾将曳尾于途中。 ——庄子
12、善养生者,若牧羊然;视其后者两鞭之。 ——庄子
13、一尺之捶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。
14、至言不出,俗言胜也。
15、原(探究)天地之美,达(弄清)万物之理——庄子
16、故纯朴不残,孰为鬃穑“子癫换伲胛璋!道德不废,安取仁义!性情不离,安用礼乐!五色不乱,孰为文采!五声不乱,孰应六律!
17、孝子不谀其亲,忠臣不谄其君,臣子之盛也。
18、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,是之谓两行。
19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而不加沮。
1、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?其远而无所至极邪?其视下也,亦若是则已矣。
2、汝不知夫螳螂乎?怒其臂以当车辙,不知其不胜任也,是其才之美者也。
3、知其愚者,非大愚也;知其惑者,非大惑也。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 ——庄子
4、不乐寿,不哀夭,不荣通,不丑穷,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,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。显则明。万物一府,死生同状。
5、大寒既至,霜雪既降,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。
6、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,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,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。知万物皆有所可,有所不可,故曰选则不遍,教则不至,道则无遗者矣。
7、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,而太山为小;莫寿乎殇子,而彭祖为夭。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。
8、绝迹易,无行地难。为人使易以伪,为天使难以伪。
9、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?其远而无所至极邪?其视下也,亦若是则已矣。
10、不乐寿,不哀夭,不荣通,不丑穷,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,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。显则明。万物一府,死生同状。
11、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中耕倚,砉然响然,奏刀然,莫不中音;合于桑林之舞,乃中经首之会。文惠君曰:“嘻,善哉!技盖至此乎?” ——庄子
12、泽雉十步一啄,百步一饮,不蕲畜乎樊中。神虽王,不善也——庄子
13、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,且君酒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君酒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
14、谋无主则困,事无备则废。
15、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 。
16、大知闲闲,小知间间;大言炎炎,小言詹詹。
17、至言不出,俗言胜也。 ——庄子
18、同类相从,同声相应,固天理也。
19、不知乎?人谓我朱愚。知乎?反愁我躯。不仁,则害人;仁,则反愁我身。不义,则伤彼;义,则反愁我己——庄子
1、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,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,听止于耳,心止于符。气也者,虚而待物者也。唯道集虚。虚者,心斋也。
2、此虽免乎行,犹有所待者也。
3、方其梦也,不知其梦也。梦之中又占其梦焉,觉而后知其梦也。
4、帝王之功,圣人之余事也。
5、得鱼而忘荃,得意而忘言。——庄子
6、出入六合,游乎九州,独往独来,是谓独有。独有之人,是谓至贵。 ——庄子
7、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
8、巧者劳而知者忧,无能者无所求。饱食而遨游,泛若不系之舟,虚而遨游者也。
9、天地一指,万物一马。
10、同类相比,同声相应,固天理也。
11、窃(盗窃)钩(钩环)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,诸侯之门仁义存焉——庄子
12、以天下为沈浊,不可与庄语,以卮言为曼衍,以重言为真,以寓言为广。